
科技园区
山东半岛城市群
山东半岛城市群是
山东省发展的重点区域, [1]
[9]
是我国
华东地区重要的城市密集区之一,是中国
黄河中下游广大腹地的
出海口,沿黄7大城市群中唯一处于成熟阶段的城市群,同时山东又是我国距离
韩国、朝鲜、
日本地理位置较近的省份之一,山东地处我国
环渤海区域,山东省位于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前沿阵地,经济发展水平较高,产业基础雄厚,城镇体系较为完善,综合交通网络发达,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呼之欲出,
济南、
青岛被列为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。
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:构筑由
山东半岛、韩国和朝鲜西南海岸、日本
九州岛组成的跨国城市走廊,推动“鲁日朝韩黄海地区成长三角”形成。在全国范围内,是中国黄河流域的经济中心和龙头带动区域,与
珠三角、
长三角、京津冀比肩的中国北方地区和华东地区的增长极之一,与
京津冀、辽中南地共同构筑中国
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圈的领头军。
2019年12月5日,《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(2019)》在北京发布,山东半岛城市群位列2018-2019年度城市群品牌前5强第5位。 [2]
山东半岛城市群
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发展的重点区域,是我国
华东地区重要的城市密集区之一,是中国
黄河中下游广大腹地的出海口,是10个
国家级城市群之一,同时山东又是我国距离
韩国、朝鲜、
日本地理位置最近的省份,山东地处我国环渤海区域,山东省位于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前沿阵地,经济发展水平较高,产业基础雄厚,城镇体系较为完善,综合交通网络发达,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呼之欲出,
济南、
青岛被列为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。
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由
北京大学和山东省建设厅联合编制的《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》 [3]
,2005年5月12日通过了
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,待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后正式实施。
2017年2月14日,山东省政府印发了《关于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(2016-2030年)的批复》。到2030年,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将保持全国先进位次,城市群总人口达到1.06亿左右,城镇人口8000万左右,全面建成发展活力足、一体化程度高、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国家级城市群。 [3-4]
山东半岛城市群覆盖山东全省所有下辖市,北邻京津冀,南接长三角,东与日朝韩隔海相望,西引黄河流域。《
规划》立足于山东半岛城市群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,明确“四大定位”:
一是深化对外开放,推进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地区互联互通,建设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、黄河流域龙头城市群、我国北方和华东重要开放门户;二是强化与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多通道联系,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城市功能,建设成为京津冀和长三角重点联动区;三是以“山东蓝黄”两区和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依托,培育壮大山东省海洋优势产业集群,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山东蓝色经济示范区和
高效生态经济区;四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,加快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,发展成为中国环渤海地区重要增长极。 [3-4]
《
规划》构建了“两圈四区、网络发展”的总体格局,两圈四区即
济南都市圈、
青岛都市圈和烟威、东滨、济枣菏、临日四个山东省省级都市区。济南都市圈重点突出山东省会城市优势,强化与周边山东省的淄博、泰安、莱芜、德州、聊城等城市同城化发展,建设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向中西部拓展腹地的枢纽区域;山东青岛都市圈重点发展蓝色经济,协同山东潍坊等城市一体发展,建设陆海统筹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都市圈;山东省积极培育发展烟威、东滨、济枣菏、临日四个山东省都市区,推动区域设施共建、市场共育、服务共享、环境共保;加快提升沿海城镇发展带,山东省优化培育济青聊、京沪、滨临、烟青、德东、鲁南等发展轴线,构筑“一带多轴”网络体系。 [3-4]
为三核先导六大
产业集聚区。规划提出山东半岛城市群围绕山东
胶济铁路沿线和山东沿海产业带沿线,山东省形成“T”型架构的德州、济南、青岛、山东烟台-山东威海“三核先导”和六大产业集聚区:即山东东营—山东淄博的石化和医药产业带、山东济南的
电子信息产业带、山东青岛—山东日照的家电制造产业带、山东烟台—山东威海的汽车制造产业带、山东潍坊——山东即墨的纺织服装产业带、山东日照—山东青岛—山东威海—山东烟台的海洋产业带。
是山东公路交通向西主要通过青银、青红、日东、威乌等高速公路与山东西南部
经济腹地发生联系,使之成为各主要港口扩展腹地的主要通道;向北、向南主要通过京沪、京福、山东东营-香港、津汕、同三等高速公路与
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、东北、华北等地区进行联系,实现山东半岛城市群
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直接连通,构建山东1小时交通圈,即从中心城市到各县(区)的单向平均行车时间为1小时以内。铁路方面近期通过冀鲁两省间的邯(郸)济(南)线西延,把河北南部、河南北部和山西、陕西一部分纳入山东青岛的腹地范围,远期以干线形式向西经山西
长治、山西临汾、陕西延安、宁夏吴忠与兰新线相接,使之成为与
陇海铁路平行的干线铁路;修建从河南兰考到山东菏泽的铁路,从山东菏泽把陇海线客、货流接入
山东路网;建设黄大烟铁路及山东滨州-山东
德州铁路,加强山东半岛与山东
环渤海其他地区及山东鲁西北的联系。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