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中平原城市群以
西安为中心,是
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,是
古丝绸之路的起点,承载着
中华民族的历史荣耀和厚重记忆。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基础较好、发展潜力较大,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战略地位。 [1]
关中平原城市群地处中国内陆中心,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,是西部地区面向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,同时也是西部地区第二大城市群,2017年综合经济实力仅次
成渝城市群,位居内陆地区第二位。贯通西部地区的南北通道和新亚欧大陆桥在此交汇,以西安为中心的“米”字型高速铁路网、高速公路网将加快人口、经济要素向关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安都市圈集聚。
关中平原城市群以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
国家级城市群、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为目标,推进核心城市
西安建设
国家中心城市,进一步提升
宝鸡、铜川、渭南、杨凌、商洛、
运城、
临汾、
天水、平凉、庆阳等重要节点的综合承载能力,适度扩大城市人口规模,提升综合服务功能。 [2]
-
中文名
-
关中平原城市群
-
外文名
-
Guanzhong plain city group
-
别 名
-
关中城市群
-
行政区类别
-
国家级城市群
-
所属地区
-
陕西省、山西省、甘肃省
-
面 积
-
107100 km²
-
下辖地区
-
陕西6市、山西2市、甘肃3市
-
政府驻地
-
各市(区)驻地
-
电话区号
-
029、0917、0913、0914、0933、0934、0938、0357、0359 等
-
气候条件
-
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
-
人口数量
-
3865万(2017年)
-
著名景点
-
兵马俑、华山、法门寺、大雁塔、华清池、华门、尧庙、麦积山石窟、玉泉观、伏羲庙、大地湾遗址
-
机 场
-
西安咸阳国际机场、宝鸡机场、庆阳西峰机场、天水机场
-
火车站
-
西安站、西安北站、宝鸡南站、渭南北站、临汾西站、天水南站等
-
车牌代码
-
陕A/B/C/D/E/H/V 晋L/M 甘E/L/M
-
方 言
-
中原官话关中片、汾河片以及秦陇片
-
核心城市
-
西安市
-
次核心城市
-
宝鸡市
-
GDP
-
21600亿元(2017年)
关中平原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和古
丝绸之路的起点,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战略地位。培育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,发挥其承东启西、联接南北的区位优势,推动全国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、由南向北拓展,有利于引领和支撑西北地区开发开放,有利于推进西部大开发,有利于纵深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。 [3]
2018年1月9日,国务院正式批准了《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》(国务院《关于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》国函〔2018〕6号)。 [3]
2018年2月7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《
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》(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规划〔2018〕220号) [4]
。
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:
该区域总国土面积10.71万平方公里,2016年末常住人口3863万人,地区生产总值 1.59万亿元,分别占全国的 1.12%、2.79%和 2.14%。 [4]
区位交通优势显著。地处我国内陆中心,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,是西部地区面向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。贯通西部地区的南北通道和新亚欧大陆桥在此交汇,以西安为中心的“米”字型高速铁路网、高速公路网加快完善,国际枢纽机场和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加快建设,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地位更加凸显。
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示意图
历史文化底蕴深厚。南依秦岭、东跨黄河,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地理标识,发源和兴盛于此的始祖文化、汉唐文化是中国元素的重要组成。西安、咸阳、宝鸡、天水、平凉、运城、临汾等城市历史悠久,拥有大量珍贵的
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。城市群内各城市文化同源、人缘相亲、民俗相近、交流合作密切、区域认同感强。
现代产业体系完备。工业体系完整,产业聚集度高,是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、国防科技工业基地。航空、航天、新材料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,文化、旅游、物流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崛起,产业结构4正在迈向中高端。西北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一批国家级产业园区,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和载体。
创新综合实力雄厚。科教资源、军工科技等位居全国前列,2016 年,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 3%,拥有普通高校 99 所,在校大学生超过 100 万,两院院士 64 人,各类科研机构 1100 多家,国家级重点(工程)实验室 25 家,国家级“双创”示范基地 4 家,承担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、自主创新示范、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等国家重大改革创新任务。
城镇体系日趋健全。西安已发展为西北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,核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。西咸新区是全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,宝鸡、临汾、天水等市城区常住人口接近百万。2016 年城镇化率达到 55.06%,各级各类城镇联系日益密切。 [2]
[5]
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、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,加快在以下发展定位上实现突破:
关中平原城市群空间格局图
向西开放的战略支点。立足古丝绸之路起点,发挥区位交通连接东西、经济发展承东启西、文化交流东西互鉴的独特优势,依托中国(陕西)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高层次开放平台,畅通向西开放、向东合作通道,强化交通商贸、科技教育、文化旅游和国际产能合作,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。
引领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。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性重要节点城市建设为载体,以沟通西北主要经济区的综合性运输通道建设为支撑,加快人口、资本、科技等发展要素集聚,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,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,辐射带动西北及周边地区发展。
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国家创新高地。以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牵引,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,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,统筹推进军工、科研创新机制改革,加快军工、科技资源优势向创新优势、产业优